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晚上不吃饭容易得胆结石

2025.01.15 16:18

晚上不吃饭确实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的成分、胆囊的收缩功能以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时间不进食,尤其是晚上不吃饭,可能导致胆囊内胆汁浓缩,进而形成结石。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当我们进食时,胆囊会收缩,将胆汁释放到小肠中,帮助消化食物。如果晚上不吃饭,胆囊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胆汁就会在胆囊中停留过久,胆固醇和其他成分可能会沉淀,形成结石。晚上不吃饭还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的紊乱,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进一步增加胆结石的风险。研究表明,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减少胆结石的发生率。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胆结石的形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尽量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尤其是晚上。即使不想吃正餐,也可以选择一些低热量的健康小吃,如水果或坚果,以保持胆囊的活跃。饮食中应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适量摄入新鲜蔬菜和全谷物,帮助促进消化,减少胆固醇的积累。同时,适量的健康脂肪摄入也是必要的,如橄榄油和鱼油,这些有助于胆囊的正常收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水分能够帮助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代谢,增强胆囊的功能,降低胆结石的风险。

晚上不吃饭可能会导致胆结石的形成,因此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健康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胆结石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胆结石的风险,维护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