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或再出血,需持续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指标。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加重,提示病情恶化,需立即处理。护理中应记录每小时出入量,避免液体过多加重脑水肿,同时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降温以减少脑耗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导致误吸,需抬高床头30度,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操作需轻柔,避免刺激引起颅内压骤升。缺氧会加重脑损伤,需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3.控制血压稳定:血压过高可能引发再出血,过低则导致脑灌注不足。急性期需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避免大幅波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缓慢调整剂量,密切观察反应。血压监测应每15-30分钟一次,稳定后逐渐延长间隔。避免情绪激动或疼痛刺激引起血压骤升。
4.预防并发症发生: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或压疮。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下肢可穿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血栓。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消毒,减少尿路感染风险。
5.加强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介入康复,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及吞咽功能恢复。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吞咽障碍者需调整食物性状,避免呛咳。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家属应参与训练,掌握正确辅助方法。
护理过程中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关注心理状态变化,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恢复。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少量多餐。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出血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相关推荐
两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表现
两侧的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塞,它可以在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果病灶比较小,虽然...
2019-10-16 16:08:31 226次点击
脑出血的病人出院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脑出血的病人,根据出血的部位不一样,出血量不一样,在医院接受的治疗情况不一样,出...
2019-12-19 21:25:09 309次点击
脑出血后遗症中偏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不一样,多数术后的后遗症也不一样,有的需要做手术治疗,有的不...
2019-12-19 21:25:27 348次点击
脑出血后无法走路怎么办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的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
2020-05-15 18:57:57 388次点击
脑出血后为什么会手脚麻木
脑出血后出现手脚麻木是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出血的部位干扰到身体对感觉的传导,或...
2020-08-14 20:02:12 177次点击
基底节血肿是怎么引起的
基底节血肿引起的原因最常见为长期高血压病变基础上,合并颅内细小动脉硬化所致。其它...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怎么回事
什么是基底节区脑出血。 基底节这个地方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原因...
中风脑出血为什么手脚不能动
中风脑出血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而表现不同。手脚不能动,也...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会有后遗症吗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会有后遗症。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会伴有不同程度以及类型的后遗症,...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应该注意些什么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应该注意些什么。 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