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应该吃什么药

2025.01.05 12:33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促动力药。具体分析如下:

1.容积性泻药:容积性泻药主要包括纤维素类等,不被肠道吸收,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后膨胀,从而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例如麦麸、车前番泻复合颗粒等。这类药物比较安全,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但可能会引起腹胀等不适,一般需要大量饮水来保证药效发挥,通常在服用后1-3天起效。

2.渗透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常见的有聚乙二醇、乳果糖等。聚乙二醇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乳果糖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降低肠内pH值,增加粪便体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一般服用后1-2天可起效。

3.刺激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比沙可啶、酚酞等属于此类药物。比沙可啶直接作用于结肠黏膜,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导致排便。酚酞则是通过刺激肠壁内神经丛,作用于平滑肌,促进肠道蠕动。但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通常在用药后6-12小时起效。

4.润滑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液体石蜡等,主要是通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注入直肠后,可刺激直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同时起到润滑作用。液体石蜡可口服或灌肠,口服后不被吸收,能润滑肠壁,阻止水分吸收。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一般用于临时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促动力药:促动力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蠕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伊托必利等属于此类药物。通过刺激肠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4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增强胃肠动力。适用于胃肠动力不足引起的便秘,一般在餐前服用,服用后可能需要1-3天起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便秘药物时,应根据自身便秘的严重程度、病因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以免对肠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等其他严重问题。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对缓解便秘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