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情况下要摘除子宫

2025.04.22 08:10

子宫肌瘤过大或引发严重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无法控制、子宫脱垂影响正常生活、子宫恶性肿瘤需根治性治疗、产后大出血无法止血时需摘除子宫。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肌瘤过大或引发严重症状:子宫肌瘤体积过大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出血引发贫血时,需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生长迅速或疑似恶变倾向也是手术指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评估。

2.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无法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严重痛经、盆腔粘连或不孕,激素治疗无效或副作用难以耐受时,切除子宫可根治病灶。若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联合卵巢手术,需根据年龄与生育需求综合决策。

3.子宫脱垂影响正常生活:盆底肌松弛导致子宫脱垂至阴道口外,伴随排尿困难、性交疼痛或反复感染,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高龄患者或无生育要求者常选择子宫全切,同时修复盆底组织以恢复功能。

4.子宫恶性肿瘤需根治性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等恶性肿瘤,早期阶段可通过子宫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提高生存率。手术范围取决于肿瘤分期,术后可能需辅助放化疗。

5.产后大出血无法止血:分娩后因胎盘植入、子宫收缩乏力等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时需紧急切除子宫。此为挽救性手术,需快速输血并结扎血管,术后需监测凝血功能及感染指标。

子宫摘除是重大医疗决策,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权衡患者健康需求与生活质量。术后需关注激素变化、盆底功能及心理调适,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