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跟底部疼做什么检查

2025.07.23 08:37

脚跟底部疼需要做的检查包括足部X光片检查、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血液化验、足底压力测试。具体分析如下:

1.足部X光片检查:足部X光片检查可以观察骨骼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骨刺或关节异常。该检查操作简便,能快速获取结果,适合初步筛查骨骼问题。对于长期疼痛或外伤后的患者,X光片能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检查时需保持足部稳定,避免移动影响成像质量。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能清晰显示足底筋膜、肌腱和软组织状况。该检查无辐射,适合孕妇或儿童,可动态观察组织运动状态。超声能发现筋膜增厚、撕裂或积液等问题,对足底筋膜炎诊断有较高价值。检查前需涂抹耦合剂,确保探头与皮肤充分接触。

3.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高分辨率图像,能全面评估足部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该检查对软组织病变敏感,适合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检查时间较长,需保持静止,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4.血液化验:血液化验可检测炎症指标、尿酸水平或自身抗体,帮助判断痛风、类风湿等全身性疾病。该检查需抽取静脉血,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空腹采血能提高准确性,避免饮食干扰。

5.足底压力测试:足底压力测试通过传感器分析行走时压力分布,评估足弓异常或受力不均。该检查能动态捕捉步态问题,为定制鞋垫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测试时需自然行走,避免刻意调整步态。

出现脚跟疼痛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软底鞋减轻足部压力。疼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加重损伤。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