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2024.12.31 07:25

肝硬化可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药物或化学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的乙肝和丙肝是引起肝硬化的常见原因。病毒长期在肝脏内复制,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会损伤肝细胞。肝细胞反复受损后,肝脏会启动修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肝硬化。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干扰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影响脂肪酸的氧化,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病情发展,肝细胞进一步受损,炎症反应加剧,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3.胆汁淤积:肝内外胆管阻塞时会出现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具有细胞毒性,长期淤积会刺激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坏死。肝脏为了修复受损组织,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进而导致肝硬化。

4.药物或化学毒物: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甲基多巴等,以及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等,长期接触或使用不当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这些物质会损害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发肝脏炎症,在炎症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成肝硬化。

5.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导致肝硬化。在这些疾病中,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肝脏组织视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导致肝细胞受损、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肝脏不断进行修复,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度饮酒,按医嘱合理用药,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要密切关注肝脏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肝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