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慢性肠炎吃什么药

2025.02.09 20:31

慢性肠炎可吃抗感染药、止泻药、肠道益生菌、抗炎药、肠黏膜保护剂。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药:如果慢性肠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大肠杆菌等,可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诺氟沙星,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对肠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但这类药物不能滥用,需要明确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如大便常规发现白细胞增多等情况才适合使用,同时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像胃肠道不适、头晕等。

2.止泻药: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减轻腹泻症状。当慢性肠炎患者腹泻较为严重时,蒙脱石散能有效减少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不过,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便秘,所以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3.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肠道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慢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调,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加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这类药物需要低温保存,以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并且要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4.抗炎药:对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导致的慢性肠炎,美沙拉嗪等抗炎药是常用的治疗药物。美沙拉嗪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并且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5.肠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是一种肠黏膜保护剂。能促进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在慢性肠炎患者中,肠黏膜可能受到损伤,谷氨酰胺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但使用时要注意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慢性肠炎患者在用药期间,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