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核黄疸一般在黄疸出生多久后出现

2024.08.29 16:46

核黄疸一般多在出生后4~7天出现。

当新生儿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时,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4~7天,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一定阈值且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引发核黄疸。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新生儿的血脑屏障相对不完善,胆红素更易侵入大脑。核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的水平、上升速度、持续时间以及新生儿的个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或者在较低胆红素水平但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低体重、窒息、严重感染等情况下,也可能较早出现核黄疸。

核黄疸是一种严重的情况,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早期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反应低下等,之后可逐渐发展为痉挛、角弓反张等,甚至可导致脑瘫、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未来发展。对于新生儿黄疸,尤其是胆红素水平较高或上升较快的情况,必须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通过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措施降低胆红素水平,以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避免核黄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医疗团队也应高度重视新生儿黄疸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