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指数偏低怎么办

2025.03.13 14:19

动脉硬化指数偏低时,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适当运动来改善。动脉硬化指数是评估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偏低可能提示血管弹性较好,但也可能伴随其他健康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饮食调整是改善动脉硬化指数的重要途径。建议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和橄榄油,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功能。适量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绿茶和黑巧克力,有助于减少血管炎症,保护血管内皮。

其次,规律的运动对改善动脉硬化指数至关重要。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管弹性。力量训练如举重和阻力训练,也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促进心血管健康。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动脉硬化指数同样重要。戒烟限酒是保护血管健康的关键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也是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指数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完全健康,可能与其他潜在问题相关。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对于有家族史或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血管健康,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硬化指数,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