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震荡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脑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剧烈摇晃所导致的。它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尽管脑震荡被视为轻微的伤害,但其潜在的影响和后果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反复发生的情况下。

脑震荡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大脑在颅腔内发生瞬时的位移,进而引发神经细胞的功能紊乱。患者在受伤后可能会经历短暂的意识丧失,或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感到困惑、失去平衡、反应迟钝等。除了这些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在运动或学习时感到困难。脑震荡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和病史,必要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的脑损伤。大多数情况下,脑震荡的恢复时间较短,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但对于某些人来说,症状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形成慢性脑震荡症候群,影响生活质量。

在面对脑震荡时,注意事项至关重要。首先,受伤后应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导致进一步伤害的活动,尤其是体育运动。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以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其次,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加速恢复。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在恢复期间,避免饮酒和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以免加重症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脑震荡虽然是一种相对轻微的伤害,但其恢复过程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以避免后续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