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儿童倒地抽搐因为什么

2025.08.01 08:56

儿童倒地抽搐可能与高热惊厥、癫痫发作、脑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中毒反应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高热惊厥:常见于婴幼儿时期,体温急剧升高超过38.5℃时易诱发。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突发高热会导致大脑异常放电。症状表现为全身强直或阵挛,通常持续1-3分钟,发作后意识可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多伴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作后需及时降温并就医检查。

2.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发。典型特征为意识丧失、四肢抽动、眼球上翻或口吐白沫。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局部性抽搐。部分患儿有家族史,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认知功能,需规范用药控制。

3.脑部感染: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直接损伤脑组织。除抽搐外常伴随持续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障碍。病情进展迅速,腰穿检查可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遗留后遗症。

4.电解质紊乱:血钠、血钙或血糖水平异常影响神经传导。低钙血症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表现为手足搐搦或喉痉挛。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意识障碍伴抽搐,多见于糖尿病患儿胰岛素过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可确诊,需及时纠正代谢失衡。

5.中毒反应:误服药物、有毒物质或食物过敏引发神经系统异常。某些药物过量会抑制中枢神经功能,重金属中毒可破坏神经髓鞘。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出现肌束颤动和抽搐,需立即清除毒物并使用特效解毒剂。过敏反应导致的抽搐多伴随皮疹或呼吸困难。

抽搐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约束肢体。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移除周围危险物品。持续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平时注意预防感染,定期体检排查潜在疾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规范记录发作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