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癌疼痛的特点是什么

2025.07.23 08:37

骨癌疼痛的特点包括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夜间疼痛加剧、活动后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固定且局限、伴随病理性骨折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持续性钝痛或锐痛:骨癌疼痛初期多表现为隐痛或钝痛,随病情进展可能转为尖锐刺痛。疼痛源于肿瘤侵蚀骨膜或压迫神经,骨膜富含痛觉神经末梢,对牵拉和化学刺激敏感。肿瘤释放的炎症介质直接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疼痛信号持续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2.夜间疼痛加剧:平卧时骨骼血流量增加,肿瘤局部压力升高,刺激痛觉神经。夜间人体皮质醇水平降低,抗炎作用减弱,疼痛感知更明显。与机械性腰背痛不同,骨癌夜间痛常影响睡眠,且休息无法缓解。

3.活动后疼痛加重:肿瘤破坏骨小梁结构,导致骨质力学强度下降。负重或运动时骨骼承受应力,引发微骨折或骨膜牵拉。疼痛程度与肿瘤大小和骨质破坏范围相关,可能伴随关节功能障碍。

4.疼痛部位固定且局限:疼痛多集中在肿瘤原发部位,如长骨干骺端或骨盆。早期疼痛范围较小,随着骨皮质浸润可能向周围放射。触诊可发现局部压痛、肿胀或皮温升高,与转移性骨癌的多灶性疼痛不同。

5.伴随病理性骨折风险:肿瘤侵蚀导致骨质溶解,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骨折后疼痛骤然加剧,伴畸形和功能障碍。溶骨性病灶比成骨性病灶更易骨折,常见于承重骨如股骨或脊柱。

疼痛管理需结合影像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避免剧烈运动或按摩病灶区域。镇痛方案应考虑疼痛机制和患者耐受性,及时处理骨折等并发症。定期监测疼痛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