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何种情况下需要肝硬度的测量

2025.08.19 16:16

肝硬度的测量通常在评估肝脏健康状况时进行,尤其是在怀疑存在肝脏疾病的情况下。这种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慢性肝炎、肝脂肪变性、肝硬化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的疾病。

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肝硬度的测量有助于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通过了解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对于肝脂肪变性患者,肝硬度的测量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进展性肝病的风险。对于已知有肝硬化的患者,定期监测肝硬度可以帮助评估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风险,如肝癌或肝功能衰竭。对于高危人群,如酗酒者或肥胖者,肝硬度的测量也可以作为筛查工具,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肝脏问题。

在进行肝硬度测量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常用的技术包括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其次,测量前应确保患者的状态稳定,避免因急性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结果偏差。患者在测量前应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的解读也需谨慎,肝硬度值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等。医生在解读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期监测肝硬度可以帮助评估病情的变化,但不应过于依赖单一的测量结果,需结合全面的临床评估和随访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与监测,可以更好地管理肝脏健康,降低肝病相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