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应该怎么计算截瘫指数

2025.09.25 16:46

截瘫指数是评估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量化指标,主要用于判断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的保留情况。通过评分系统将功能障碍分级,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康复潜力。

截瘫指数的计算通常基于三项核心功能评估: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括约肌控制。运动功能评分通过测试关键肌群的肌力,按0-5级分级,0分代表完全瘫痪,5分代表正常肌力。感觉功能评估包括针刺觉和轻触觉,分为0-2级,0分为完全丧失,2分为正常。括约肌功能主要观察排尿控制能力,0分表示失禁,1分表示部分控制,2分表示完全自主控制。三项得分相加后,总分越高代表功能保留越好,反之则提示损伤严重。例如,总分0-2分为完全性损伤,3-4分为不完全性损伤,5-6分接近正常功能。

计算截瘫指数需注意评估的标准化和客观性。检查时应选择明确的关键肌群和感觉区域,避免主观判断误差。不同损伤平面如胸段或腰段的评分标准可能需调整,例如腰段损伤更侧重下肢肌群评估。动态随访评分比单次结果更有意义,可反映神经恢复进展。需结合影像学和其他临床检查综合判断,避免仅依赖指数忽视个体差异。评分过程中需记录详细基线数据,便于后续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