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有什么后果

2025.02.23 12:28

慢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肠穿孔、结肠癌风险增加、影响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会使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会下降,还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影响肠道正常的排泄和消化功能。

2.营养不良:由于肠道是营养吸收的重要场所,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吸收功能障碍。一方面,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不足。长期如此,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3.肠穿孔:慢性结肠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肠壁组织变得脆弱。在炎症严重时,肠道内压力升高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肠穿孔。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感染,危及生命。

4.结肠癌风险增加:炎症的长期存在会不断刺激肠黏膜细胞,使肠黏膜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变异。这种持续性的刺激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风险。相较于正常人群,慢性结肠炎患者患结肠癌的概率更高,尤其是病程较长、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

5.影响生活质量: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可能需要频繁上厕所,这在工作、学习、社交等场合会造成尴尬和困扰。长期患病带来的身体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慢性结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等,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