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功能异常脸色发黄

2025.08.20 16:10

肝功能异常常常会导致脸色发黄,这种现象通常与胆红素代谢的紊乱有关。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的排泄受到影响,导致其在血液中积聚,从而引起皮肤和眼睛的黄染。黄疸的出现是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尤其在伴随其他症状时,更需引起重视。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分解和排泄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当肝细胞受损或功能减退时,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会受到影响。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黄色色素,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够有效地将其转化并排出体外。当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无法被正常处理,导致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进而引发黄疸。肝功能异常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肝脏疾病的警示信号。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及时就医和进行相关检查至关重要,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面对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的情况时,需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的选择。首先,避免摄入过多的酒精和高脂肪食物,这些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其次,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面对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的症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健康状况,促进肝脏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