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猕猴桃吃了后便秘

2025.02.23 12:28

猕猴桃一般有促进排便的作用,但如果吃了后便秘可能是食用量过少、未成熟、过敏、个体差异、搭配不当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食用量过少: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但如果食用量过少,可能无法达到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的效果,从而不能有效改善便秘,甚至可能感觉没有起到通便作用而误以为导致便秘。

2.未成熟:未成熟的猕猴桃中含有大量的蛋白酶,这种物质会分解口腔和肠道内的蛋白质,同时未成熟猕猴桃的鞣酸含量较高,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使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可能导致便秘。

3.过敏:部分人可能对猕猴桃过敏,过敏反应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等情况,可能会引起便秘或者其他消化问题。

4.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肠道菌群和生理机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的肠道菌群可能对猕猴桃中的成分不敏感,无法借助猕猴桃中的营养成分来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出现吃猕猴桃后便秘的现象。

5.搭配不当:如果在吃猕猴桃的同时食用了大量不易消化、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过多的肉类、精细面食等,可能会抵消猕猴桃的通便作用,甚至导致便秘。

在食用猕猴桃时,要选择成熟的果实,适量食用,并且注意合理搭配食物。如果本身有过敏史,食用时要谨慎观察身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