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怎样算难产

2025.04.10 08:07

难产是指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导致胎儿无法顺利娩出,常见原因包括产道狭窄、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宫缩乏力以及产妇心理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产道狭窄:产道狭窄是难产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指骨盆结构异常或软组织弹性不足。骨盆狭窄可能由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引起,导致胎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软产道狭窄则可能由于宫颈硬化、阴道狭窄等因素造成。产道狭窄会增加分娩难度,延长产程,甚至导致胎儿窘迫。

2.胎儿过大: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称为巨大儿,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因素。巨大儿可能由于妊娠期糖尿病、遗传因素或营养过剩引起。胎儿过大不仅增加产道通过难度,还可能导致肩难产等并发症。巨大儿分娩时容易造成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3.胎位不正:正常胎位为头位,若出现臀位、横位等异常胎位则可能导致难产。胎位不正可能由于子宫畸形、羊水过多或胎盘位置异常引起。异常胎位会影响胎儿顺利通过产道,增加分娩难度。臀位分娩时容易造成脐带脱垂,横位则无法自然分娩。

4.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指子宫收缩强度不足或频率过低,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宫缩乏力可能由于产妇疲劳、精神紧张或子宫发育不良引起。宫缩乏力会影响胎儿下降和娩出,增加难产风险。持续宫缩乏力可能导致胎儿窘迫,需要及时干预。

5.产妇心理因素: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分娩过程有重要影响。过度紧张、恐惧或焦虑可能导致宫缩不协调,影响产程进展。心理因素还可能引起产妇不配合,增加分娩难度。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放松状态有助于顺利分娩,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

难产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产前检查、孕期保健和分娩准备对预防难产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风险因素,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必要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难产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