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蠕动怎么检查

2025.01.04 19:43

胃肠蠕动可通过胃肠镜检查、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胃肠电图、胶囊内镜来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是直接观察胃肠内部蠕动情况的重要方法。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直观看到胃肠道黏膜的形态、色泽,同时观察胃肠蠕动的节律、速度等。例如,在胃镜下可看到胃壁的收缩舒张,食物在胃内的排空情况。对于肠道,肠镜能追踪肠内容物的移动,了解肠道蠕动是否正常,还能发现是否存在阻碍蠕动的病变,如息肉、肿瘤等。

2.消化道造影:消化道造影是通过让患者口服造影剂,然后利用X线透视来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功能。造影剂会随着胃肠蠕动在消化道内移动,通过连续的X线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位的蠕动波。比如,在食管造影中能看到食管的蠕动是否协调,有无狭窄或扩张影响蠕动。在胃和肠道造影时,可判断胃的排空时间、肠道的传输速度等,从而评估胃肠蠕动功能。

3.腹部超声:腹部超声对胃肠蠕动的检查有一定辅助作用。可以观察胃肠壁的厚度、层次结构以及胃肠内容物的流动情况。虽然不能像胃肠镜那样直接看到黏膜细节,但能从外部观察胃肠的整体运动。例如,在观察胃时,可以看到胃壁的蠕动波,以及胃内液体和食物混合的动态变化。对于肠道,能发现肠道内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方向,间接判断肠道蠕动是否正常,还可检测是否存在肠套叠等影响蠕动的疾病。

4.胃肠电图:胃肠电图是通过体表电极记录胃肠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胃肠的蠕动与电活动密切相关,正常的胃肠电节律是胃肠蠕动正常的基础。胃肠电图可以检测胃和小肠的电活动频率、幅度等参数。例如,当胃肠电节律紊乱时,往往提示胃肠蠕动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对于一些功能性胃肠病,如胃肠动力不足、胃肠痉挛等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属于无创检查,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5.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患者吞服一颗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胃肠内随着蠕动前行,不断拍摄胃肠内部的图像。通过观察胶囊内镜在胃肠道内的移动速度、停留时间等,可以间接了解胃肠蠕动情况。如果胶囊在某一部位停留时间过长,可能提示该部位存在狭窄或者蠕动功能障碍。同时,胶囊内镜还能发现胃肠道内的病变,为胃肠蠕动异常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在进行这些检查之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