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胃炎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反流性胃炎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定期复查等方法来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反流性胃炎患者应抬高床头,避免餐后立即平卧,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饮食上要避免进食过饱,减少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导致反流加重。同时要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刺激。促胃肠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够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反流物对黏膜的损伤。

3.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胃底折叠术,通过将胃底部分组织折叠缝合,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从而阻止胃内容物反流。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4.中医治疗: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反流性胃炎。例如,对于肝胃不和型,可采用疏肝和胃的方剂进行调理。中药可以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胃肠动力,减轻反流症状。针灸等中医外治法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调节胃肠的气血运行,缓解胃部不适。

5.定期复查:反流性胃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胃镜等检查项目。有助于及时了解胃黏膜的病变情况,观察是否有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复查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会影响胃肠功能。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者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