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病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吗

2024.08.03 18:31

肝病可能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不仅参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还能合成和分泌胆汁,对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患有肝病时,肝功能受损,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胃肠功能。首先,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胃肠黏膜水肿,进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其次,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胆汁是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胆汁不足会使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再者,肝病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例如一些激素水平的失衡,也会干扰胃肠的正常蠕动和分泌功能。严重的肝病还可能导致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淤血、水肿,影响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同时,患者因肝病常伴有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而且,肝病患者往往营养状况不佳,这也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肝病与胃肠功能紊乱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以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的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