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严重的骨质疏松要打针还是吃药

2025.07.30 15:59

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通常建议采取注射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注射药物如双膦酸盐、激素或其他生物制剂能够迅速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而口服药物则有助于长期管理和维持骨骼健康。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在治疗过程中,注射药物通常被认为是更为有效的选择,尤其是在骨质疏松症状明显或骨折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这类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骨组织,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从而有效改善骨密度。与此同时,口服药物如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也不可忽视,它们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缺乏这些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加重。合理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也是治疗的一部分。结合适当的运动,如负重训练和柔韧性练习,可以进一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决定用药。其次,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对于注射药物,需关注注射部位的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或局部疼痛。对于口服药物,需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饮食方面,应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盐分,以免影响钙的吸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期锻炼,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促进骨骼的恢复与维护。通过综合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骨质疏松的进展,降低骨折风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