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消化不良什么药可以治疗

2025.02.23 12:28

促进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酸药、消化酶制剂、益生菌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具体分析如下:

1.促进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能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如多潘立酮,主要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莫沙必利是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可有效改善腹胀、早饱等不适。

2.抑酸药:对于有胃酸分泌过多情况的消化不良患者适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常用的抑酸药,像奥美拉唑,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可竞争性地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₂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对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

3.抗酸药:可以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胃痛等症状。铝碳酸镁是常用的抗酸药,不仅能中和胃酸,还能可逆性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并且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胃内的毒素、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胃黏膜。氢氧化铝也是常见的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发挥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

4.消化酶制剂:可补充人体消化酶的不足,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复方消化酶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能分别对蛋白质、淀粉、脂肪进行分解消化。米曲菌胰酶片含有米曲菌酶和胰酶,可在不同的pH值环境下发挥作用,帮助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改善因消化酶缺乏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5.益生菌类药物: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菌,这些菌可以在肠道内定植、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乳酸菌素片能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同时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消化不良时,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消化不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大量用药。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