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讲风入血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所讲的风入血,是指外感或内生的风邪侵入血分,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的病理状态。风为百病之长,具有善行数变的特点,当风邪与血相搏,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关节游走性疼痛、皮下出血或风团等症候,严重时甚至影响脏腑功能。

风邪入血的机制可从内外两方面理解。外风多因气候骤变、汗出当风,邪气通过皮毛腠理侵入脉络;内风常与肝阳上亢、血虚生风相关,导致血热妄行或血燥生风。临床常见如荨麻疹、紫癜、行痹等疾病,表现为皮肤忽起忽落的风疹块、瘀斑或关节疼痛无定处。治疗上需辨证施治,外风袭表可用荆防四物汤疏风养血,血热生风则选犀角地黄汤凉血熄风,而慢性血虚风燥者宜用当归饮子养血润燥。针灸常取血海、膈俞等穴位调血祛风。

需注意,风入血与西医的过敏、血液循环障碍等概念有交叉但不等同,不可简单套用。孕妇及体弱者用药需谨慎,如活血祛风药可能动胎气。日常应避免冷热刺激、情绪波动等诱因,饮食少食发物。若出现持久性皮下出血、关节变形或高热神昏,提示病情深入,须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血液病或免疫性疾病。中医强调治风先治血,调理气血平衡是根本,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滥用祛风药耗伤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