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萎缩能喝酒吗

2024.08.21 15:51

脑萎缩患者不建议喝酒。

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部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衰老、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酒精对大脑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对于脑萎缩患者而言,饮酒可能会加重病情。

首先,酒精会影响大脑的神经细胞功能。长期饮酒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进一步损害已经存在脑萎缩患者的大脑功能,使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等症状更加严重。其次,酒精会影响脑血管的健康。可能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而这些脑血管事件又会加重脑萎缩的进展。饮酒还可能与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脑萎缩患者本身的身体机能可能已经有所下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能力也可能减弱,饮酒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对身体造成更多的损害。

脑萎缩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以保护大脑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患者对饮酒问题存在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