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膀胱低回声的病有哪些

2025.06.25 11:54

膀胱低回声的常见情况包括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炎性病变、膀胱壁增厚、膀胱憩室。具体分析如下:

1.膀胱肿瘤:膀胱低回声区域可能提示存在肿瘤性病变。膀胱肿瘤在超声检查中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可向膀胱腔内突出或浸润膀胱壁。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边界较清晰,恶性肿瘤如尿路上皮癌则可能伴有壁层浸润。肿瘤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对判断性质有重要价值。部分病例可伴有血尿症状,需结合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

2.膀胱结石: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在超声下可呈现低回声表现。结石多伴有后方声影,随体位改变可能移动。结石成分不同回声强度有差异,尿酸结石回声较低。长期结石刺激可导致膀胱黏膜损伤,继发感染或出血。结石直径较大时可能引起排尿困难,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3.膀胱炎性病变:急慢性膀胱炎可能出现局部低回声改变。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时,超声可见黏膜层增厚伴回声减低。特殊类型如间质性膀胱炎可表现为膀胱壁弥漫性增厚伴低回声。结核性膀胱炎后期可能出现膀胱挛缩,壁层结构紊乱。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等实验室检查。

4.膀胱壁增厚:多种原因可导致膀胱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伴低回声。长期尿路梗阻可引起膀胱壁代偿性增厚,肌肉层增生明显。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壁层结构模糊。淀粉样变性等少见疾病也可呈现特殊增厚模式。需结合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查综合判断。

5.膀胱憩室:膀胱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憩室,超声显示为低回声囊状结构。憩室颈部与膀胱相通,可能伴有尿液残留。先天性憩室多位于输尿管开口附近,后天性憩室多与下尿路梗阻有关。较大憩室可能继发感染或结石,需评估排尿功能后决定处理方案。

发现膀胱低回声改变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性质。根据具体诊断采取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注意观察排尿症状改变。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泌尿系统健康,出现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