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新型降压药有哪些

2024.12.05 17:58

新型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直接肾素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ARNI是一种新型的复方制剂,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发挥扩血管、利尿、排钠等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这种双重作用使得ARNI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对心脏和肾脏等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原本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发现其具有降压作用。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促进尿糖排泄,使体内多余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应用,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直接肾素抑制剂:

直接作用于肾素,抑制肾素活性,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进而降低整个RAAS系统的活性。这种药物降压作用较为平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并且在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也有较好的耐受性。

4.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内皮素受体,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这类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以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可以改善血管的重构,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对于一些存在内皮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5.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于醛固酮合成的关键酶,减少醛固酮的合成。醛固酮在体内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抑制其合成有助于降低血压。这种药物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一些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能够更精准地针对醛固酮异常升高这一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干预,减少醛固酮相关的心血管损害。

在使用新型降压药时,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和禁忌证。例如,SGLT-2抑制剂可能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相关症状;ARNI在使用前要排除双侧肾动脉狭窄等禁忌情况。患者在使用新型降压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