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艾灸鼻炎穴位如何

2025.10.20 17:59

艾灸鼻炎穴位可选择迎香穴缓解鼻塞、印堂穴改善头痛不适、肺俞穴调节肺气、合谷穴增强免疫力、足三里穴调理脾胃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艾灸此穴能疏通鼻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减轻鼻塞症状。艾灸时以温热感为宜,每次持续10至15分钟,避免烫伤皮肤。该穴位直接作用于鼻腔周围,对急性鼻炎发作时的通气障碍有明显缓解作用。

2.印堂穴:在两眉之间,艾灸此穴可缓解鼻炎引起的头痛、头晕。通过刺激局部神经,调节气血上荣,改善头部不适。艾灸时注意火候温和,避免烟雾刺激眼睛。印堂穴对鼻窦区压力升高导致的胀痛有辅助舒缓效果。

3.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艾灸此穴能宣通肺气,减少鼻腔分泌物。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刺激肺俞可从根本上调节呼吸系统功能。操作时需他人协助定位,避免灼伤脊椎皮肤。

4.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艾灸此穴通过手阳明大肠经传导,增强卫外抗邪能力。该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缓解鼻黏膜充血,又可提升整体防御机制。孕妇慎用此穴。

5.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化湿通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刺激足三里能间接改善鼻腔湿浊停滞状态。长期艾灸此穴对慢性鼻炎伴随的消化不良有协同调理作用。

艾灸前后避免进食生冷食物,保持环境通风。体质虚弱者缩短单次艾灸时间,皮肤敏感人群需垫隔姜片防烫伤。艾灸后饮温水促进代谢,两小时内不宜洗澡。鼻炎发作期间配合穴位按摩可增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