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甲流后嗅觉

2025.03.11 11:56

甲流后嗅觉丧失或减退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功能障碍,表现为嗅觉完全丧失或部分减退。这种现象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嗅觉神经或鼻腔黏膜炎症有关。嗅觉功能障碍通常在感染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部分患者可能在恢复过程中逐渐改善,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长期存在嗅觉问题。

甲流后嗅觉丧失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嗅觉功能。首先,甲型流感病毒可能直接侵袭嗅觉神经细胞,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其次,病毒感染引发的鼻腔黏膜炎症可能阻塞嗅觉感受器,影响气味分子的传递。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也可能对嗅觉神经造成间接损伤。嗅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身体恢复。

在甲流后出现嗅觉丧失或减退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以免加重嗅觉损伤。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这些营养素对神经修复和嗅觉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嗅觉训练也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方法,通过反复接触不同气味,刺激嗅觉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嗅觉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患者应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如果嗅觉功能障碍持续超过数月且无明显改善,建议进一步咨询专科医生,寻求更专业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