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拉水便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婴儿拉水便时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调整喂养方式减少肠胃负担、注意臀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判断病情、必要时就医检查排除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拉水便易导致体液大量流失,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脱水表现为囟门凹陷、嘴唇干燥、尿量减少,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补液时避免一次性喂太多加重腹泻,每次5-10mL,间隔10-15分钟。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次数,奶粉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

2.调整喂养方式减少肠胃负担: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母乳妈妈需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生冷。奶粉喂养可换成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腹泻期间适当减少单次喂奶量,增加喂养频率。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骤然加量引发反复。

3.注意臀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水便酸性较强易刺激皮肤,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蘸干。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隔离刺激。避免使用湿巾摩擦皮肤,选择纯棉布轻柔擦拭。发现局部发红或溃破可短暂暴露臀部保持干燥,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4.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判断病情:若婴儿清醒时眼神呆滞、嗜睡或烦躁哭闹不止,可能提示电解质紊乱。6小时内无尿或尿量极少需警惕脱水。同时监测体温,发热超过38℃或便中带血丝、黏液需及时送医。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供医生参考。

5.必要时就医检查排除感染:持续水便超过24小时或伴有呕吐、腹胀应立即就诊。通过大便常规检测判断是否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未明确病因前勿自行使用止泻药,避免掩盖病情。

腹泻期间需单独清洗消毒婴儿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接触排泄物后彻底洗手。记录喂养和排便情况有助于医生诊断。如婴儿出现抽搐、四肢冰冷等危急表现,需立即送往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