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什么是产前出血

2025.04.10 08:07

产前出血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阴道出血现象,通常发生在怀孕20周之后。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产前出血不仅对孕妇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产前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宫颈病变等。胎盘前置是指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导致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出现无痛性出血。胎盘早剥则是指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通常伴有腹痛和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等病变也可能引起出血。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子宫破裂、凝血功能障碍等。无论何种原因,产前出血都可能导致孕妇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产前出血,孕妇应保持冷静,立即卧床休息,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出血量、出血原因及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孕妇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产前出血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