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长期饥饿能不能降血压

2024.09.10 18:14

长期饥饿不能降血压,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当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首先,身体会分解自身储存的能量物质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但这并不能有效降低血压。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因素,如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弹性和阻力、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等,单纯的饥饿并不能直接对这些环节产生针对性的影响来降低血压。而且,长期饥饿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的各项机能会逐渐减弱,包括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可能受到损害,这反而可能使血压出现波动甚至升高。同时,长期饥饿还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低血糖、贫血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对血压的稳定也极为不利。

试图通过长期饥饿来降血压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血压的控制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戒烟限酒等。对于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果盲目采取长期饥饿的方式,不仅不能达到降血压的目的,还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依靠科学的方法来维护身体的健康,而不是寻求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不当做法。长期饥饿不是降血压的有效途径,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要避免陷入这样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