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会不会遗传

2024.09.10 18:14

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都会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情形。虽然遗传因素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但通常并非唯一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心脏发育相关的基因出现突变或异常表达,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环境因素,如孕妇在孕期感染病毒如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接触放射线、服用某些药物、患有代谢性疾病、长期处于不良环境等,以及胎儿自身的宫内缺氧等情况,都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进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即使存在遗传因素,也并不意味着下一代一定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而且,即使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良好的孕期保健、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和评估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有一定关联,但不是单纯由遗传决定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