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08.21 20:18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传播: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也可能导致感染。纹身、穿耳洞等操作若器械消毒不彻底,同样存在风险。

2.母婴传播:携带病毒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胎盘或产后哺乳也可能造成传播。及时采取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3.性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无防护性行为是重要传播途径。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显著减少感染风险。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可能接触微量血液导致感染。家庭成员或伴侣间长期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但普通社交接触不会传染。

5.医源性传播:医疗机构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如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透析设备污染等。严格遵循消毒规范是预防关键。

预防病毒性肝炎需避免高危行为,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确保器械消毒达标,孕妇需定期筛查并及时干预。接种疫苗对部分类型肝炎有显著防护效果,高风险人群应主动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