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哪些

2025.07.09 08:52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减充血剂、中药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起效较快,适合急性发作期使用。鼻喷抗组胺药如氮卓斯汀可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副作用较少。部分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需避免高空作业或驾驶。长期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耐药性产生。

2.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糖皮质激素鼻喷剂能有效抑制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和打喷嚏。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连续使用数天才能显效,适合长期控制症状。正确喷药方式可减少鼻出血风险。避免长期高剂量使用,以防鼻黏膜萎缩或全身副作用。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白三烯的炎症作用改善鼻塞和喷嚏。孟鲁司特钠是常用口服药物,尤其适合合并哮喘的患者。该药需每日规律服用,停药后症状可能复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或胃肠道不适,需密切观察反应。

4.减充血剂: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能快速收缩鼻腔血管,缓解鼻塞。鼻喷减充血剂起效迅速,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反弹性鼻充血。口服减充血剂可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慎用。此类药物不推荐长期使用,仅作为短期辅助治疗。

5.中药制剂:中药制剂如辛芩颗粒、玉屏风散等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部分中药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适合体质调理。使用前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中药起效较慢,需坚持服用一段时间。

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孕妇、儿童及老年人用药需特别谨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不可拖延。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