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足菌肿什么病

2025.10.09 17:11

足菌肿是一种由真菌或放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骼,常见于足部。该病进展缓慢,初期表现为无痛性结节,逐渐发展为脓肿、窦道和颗粒状分泌物,可能伴随继发感染。足菌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多见,与赤足行走或外伤后接触污染土壤有关。

足菌肿的病原体主要为真菌中的足癣菌属或放线菌中的诺卡菌属。感染通常通过皮肤微小破损进入,形成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坏死和纤维化。典型表现为局部肿胀、多发性窦道及排出含有颗粒的脓液,颗粒颜色因病原体不同而异,可能呈白色、黑色或红色。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微生物培养,影像学检查可评估骨骼受累情况。治疗以长期抗真菌或抗生素为主,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预防足菌肿需注意避免赤足行走,尤其是土壤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出现皮肤破损应及时消毒处理,减少感染机会。早期发现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扩散。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药物疗程,防止复发。患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足菌肿虽不常见,但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