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造瘘回缩怎么办

2025.01.07 20:07

胃造瘘回缩可根据回缩程度、患者状况等采取更换造瘘管、调整固定方式、内镜下处理、保守观察、手术干预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更换造瘘管:如果胃造瘘回缩不严重且造瘘管仍可正常使用,可尝试更换新的造瘘管。新的造瘘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材质,在更换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同时,要准确测量插入的深度,确保新造瘘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保证胃内容物的正常引流和营养物质的输入。

2.调整固定方式:当发现胃造瘘回缩时,可能是固定不牢固导致的。可以重新调整造瘘管的固定方式,如使用更牢固的固定装置或增加固定点。在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皮肤造成过度压迫,防止皮肤损伤和感染。并且要定期检查固定情况,确保造瘘管不会再次发生移位或回缩。

3.内镜下处理:对于部分胃造瘘回缩的情况,可以借助内镜进行处理。内镜下能够直观地观察造瘘口和造瘘管的情况,可对回缩的造瘘管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操作时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内镜下还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胃黏膜炎症等。

4.保守观察:若胃造瘘回缩程度较轻,且没有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造瘘管堵塞等,可以先进行保守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以及造瘘管的引流情况等。在保守观察期间,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支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因造瘘管功能受影响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5.手术干预:在胃造瘘回缩严重,其他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手术可以重新建立合适的造瘘通道,修复可能存在的胃壁损伤或其他解剖结构异常。但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处理胃造瘘回缩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营养状态、是否有感染迹象等。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同时要保证造瘘管周围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