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使用止血带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4.27 20:09

使用止血带时需注意位置选择在上臂或大腿近心端、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记录使用时间并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压力适中以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使用后尽快送医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位置选择在上臂或大腿近心端:止血带应绑扎在伤口近心端,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需避开关节处。上肢出血选择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选择大腿中上段。此位置能有效压迫动脉主干,避免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绑扎前需确认出血来源,避免错误压迫静脉导致淤血加重。

2.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止血带与皮肤之间需垫敷布料或衣物,防止皮肤压伤或神经损伤。直接绑扎可能造成表皮溃烂、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垫物应平整无褶皱,确保压力均匀分布。紧急情况下若无垫物,可牺牲部分衣物保护皮肤。

3.记录使用时间并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止血带持续使用超过2小时可能导致肢体坏死。绑扎后立即记录时间,每隔1小时短暂放松以恢复部分血流,避免组织缺氧。放松时需按压伤口减少失血,重新绑扎时需稍偏移原位置。

4.压力适中以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准:压力不足无法止血,过大会损伤血管神经。以出血停止且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布条类止血带需用棍棒绞紧至适当压力,专业止血带需参照压力指示。避免盲目增加压力造成二次伤害。

5.使用后尽快送医处理:止血带仅为临时措施,需在2小时内由专业人员解除并处理伤口。转运途中保持止血带可见,避免遮盖。告知接诊人员绑扎时间及松解记录,以便后续评估缺血损伤。

正确使用止血带能有效控制大出血,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筋膜室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权衡止血与组织存活的平衡,后续治疗需结合损伤机制与缺血时间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