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克罗恩病如何避免瘘管

2025.02.05 05:51

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肠道损伤、合理使用药物、定期复查可避免克罗恩病瘘管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克罗恩病本身是避免瘘管形成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治疗控制肠道炎症,可减少炎症对肠道组织的破坏和侵蚀。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减轻肠道炎症程度,阻止病情进展,降低瘘管形成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良好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如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肠道黏膜的修复功能,而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维持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有益,从而减少瘘管形成的可能性。

3.避免肠道损伤:避免肠道受到额外的损伤是重要的一环。避免食用粗糙、尖锐的食物,防止其划伤肠道黏膜。同时,在进行肠道检查或治疗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减少医源性损伤。因为肠道黏膜一旦受损,在克罗恩病炎症的基础上,更容易形成瘘管。

4.合理使用药物:合理用药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会加重肠道炎症,破坏肠道内环境稳定,进而增加瘘管形成的几率。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过肠镜、影像学等检查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肠道黏膜的微小病变或炎症加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瘘管形成之前进行干预,有效防止瘘管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