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潜伏期是多久

2025.03.28 08:17

乙肝潜伏期通常为6周到6个月不等。潜伏期是指从感染乙肝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已经在体内复制并可能传播给他人。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感染途径、病毒载量以及个体的免疫状态等。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在潜伏期内,病毒在肝脏中复制,可能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尽管没有明显症状,但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可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具有传染性。部分人在潜伏期结束后会出现急性乙肝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也有部分感染者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发展为慢性乙肝。

在乙肝潜伏期内,感染者应特别注意避免传播病毒。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乙肝病毒载量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感染。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对于孕妇,应在孕期进行乙肝筛查,必要时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防止病毒传播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未接种者应尽早完成疫苗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