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像痢疾一样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大便像痢疾一样可能是由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食物过敏、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感染:肠道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侵袭后,会引发肠道炎症反应。如志贺氏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病原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破坏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使大便性状改变,出现黏液脓血便,类似痢疾样大便。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细菌性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在炎症性肠病中,肠道黏膜持续处于炎症状态,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肠道组织。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黏膜会出现溃疡、出血等,导致大便带有黏液脓血。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肠道黏膜呈节段性病变,也会有类似表现。患者常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要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3.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均衡、肠道感染等因素可能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肠道黏膜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干扰,可能出现大便性状异常,类似痢疾样改变。患者可能还会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调整肠道菌群是关键,可通过补充益生菌来改善,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同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食物过敏:某些人对特定的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摄入这些过敏食物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会影响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出现炎症反应,使大便出现黏液等异常情况,类似痢疾样大便。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皮疹、呕吐等过敏症状。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是最重要的措施,一旦确定过敏原,应严格禁食。

5.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肠病,病因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等有关。在压力、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下,肠道蠕动节律发生改变,肠道黏膜敏感性增加。虽然肠道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可带有黏液,类似痢疾样大便。患者的症状往往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压力、调节情绪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大便异常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严重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