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外伤性疾病术后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颅脑外伤性疾病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控制颅内压、加强营养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持续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体温变化。血压过高可能加重脑水肿,过低则影响脑灌注。心率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干受压。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需警惕呼吸衰竭。体温升高可能由感染或中枢性高热引起,需及时干预。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后易出现呕吐或分泌物阻塞气道,需及时清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确保氧合充足。低氧血症会加重脑损伤,需定期检查血氧饱和度。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减少误吸风险。

3.预防感染:术后切口、引流管及肺部是感染高发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监测引流液性状,出现浑浊或脓性液需送检。肺部感染可通过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产生。

4.控制颅内压:术后脑水肿高峰期通常持续3-5天,需动态评估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使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头位保持中立,避免颈静脉受压。必要时行颅内压监测或去骨瓣减压术。

5.加强营养支持:高代谢状态会增加脑组织修复需求。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感染风险。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需根据体重调整,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监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评估营养状况。

术后恢复期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跌倒或二次损伤。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进展。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结合专业指导进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