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有什么危害

2025.03.07 20:05

长期服用利尿药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血糖升高、尿酸水平增加、低血压风险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电解质紊乱:利尿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可能导致体内钾、钠、镁等电解质失衡。低钾血症是常见问题,可能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长期低钾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钠的过度流失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出现头痛、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镁的流失可能加重心律失常和肌肉痉挛。

2.肾功能损害:长期使用利尿药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过度利尿可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脏缺血。某些利尿药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导致间质性肾炎。长期使用可能加速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增加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3.血糖升高:部分利尿药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长期使用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或加重已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血糖升高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形成恶性循环。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

4.尿酸水平增加:某些利尿药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长期高尿酸可能诱发痛风发作,增加关节损害风险。高尿酸血症还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密切相关。需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必要时采取降尿酸措施。

5.低血压风险增加:利尿药通过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低血压。低血压可能引发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增加跌倒风险。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低血压可能加重脑供血不足,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长期服用利尿药需要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如限盐、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药物依赖。对于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