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应该怎样准确摸脉搏

2025.03.07 20:05

准确摸脉搏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使用正确的手指、施加适当的压力、保持稳定的姿势、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的部位:常见的脉搏部位包括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桡动脉位于手腕内侧,靠近拇指根部,是最常用的部位。颈动脉位于颈部两侧,靠近下颌角,适用于紧急情况。股动脉位于大腿根部,适用于特定检查。选择部位时需考虑方便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清晰感受到脉搏跳动。

2.使用正确的手指:通常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并拢,轻轻按压脉搏部位。避免使用拇指,因为拇指本身有较强的脉搏,可能干扰感知。三指并拢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感知的准确性。手指应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脉搏的感知。

3.施加适当的压力:按压脉搏部位时,压力应适中,既不能过轻导致无法感知,也不能过重导致阻断血流。初始时可以轻压,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能够清晰感受到脉搏跳动。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脉搏消失,压力过小则可能无法感知。通过调整压力,找到最佳的感知点。

4.保持稳定的姿势:摸脉搏时,身体应保持稳定,避免晃动或移动。手腕或颈部应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避免过度紧张或扭曲。稳定的姿势有助于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感知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呼吸平稳,避免因呼吸急促影响脉搏的感知。

5.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感知脉搏时,需注意其频率和节律。频率指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人为60-100次/分钟。节律指跳动的规律性,正常应为整齐有序。异常频率或节律可能提示心脏或血管疾病。通过观察频率和节律,可以初步判断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准确摸脉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步提高感知的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血管系统的异常,为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