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经常脚麻是为什么

2025.01.18 15:12

经常脚麻可能是姿势不良、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疾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姿势不良: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如久坐或久蹲,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受压,从而导致脚麻。因为身体的重量长时间压迫血管和神经,影响了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当改变姿势后,血液重新灌注,麻木感可能会逐渐消失。

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压迫到支配下肢的神经,导致脚部出现麻木感。这种麻木通常还会伴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因为腰椎神经控制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一旦受压就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正常传导。

3.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和传导功能,导致脚部麻木。这种麻木往往是双侧对称的,从脚趾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同时还可能伴有感觉减退、疼痛等症状。

4.下肢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会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堵塞,血液循环受阻。脚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麻木症状,还可能伴有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表现,因为血管病变影响了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脚部。

5.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多种因素可引发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如感染、中毒、营养缺乏等。末梢神经发生炎症后,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会导致脚部麻木。这种麻木可能是对称性的,还可能伴有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因为末梢神经遍布脚部,炎症会干扰神经信号的传递。

如果经常出现脚麻的情况,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注意适当活动。如果怀疑是疾病引起的,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检测、腰椎检查、下肢血管检查等,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