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为什么会出现肾阳虚

2025.08.29 16:43

肾阳虚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证候,多因先天不足、久病耗伤、年老体衰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肾脏阳气虚弱,无法温煦身体所致。阳气具有推动、温煦和固摄的作用,当肾阳不足时,容易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肾阳虚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先天禀赋不足或父母体质偏弱,可能导致肾阳素虚。后天因素如长期熬夜、房事不节、久病未愈或慢性消耗性疾病,会逐渐损耗肾中阳气。过度贪凉饮冷、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或滥用寒凉药物,也可能损伤阳气,影响肾脏功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弱会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如脾阳依赖肾阳的温煦,肾阳虚可能导致脾阳不足,出现腹泻、水肿等问题。

调理肾阳虚需注重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养护阳气。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温补类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但需根据体质调整,避免盲目进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腰部及下肢。药物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常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但需辨证使用,避免误补或加重症状。同时,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助于激发阳气,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