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2025.09.08 17:10

宝宝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物理降温辅助退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确认。不同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大,盲目用药易延误治疗。医生可能根据症状选择咽拭子培养或尿液检测,明确感染部位后针对性用药。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头孢类、青霉素类是常用药物,需严格按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细菌耐药。若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3.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发烧会增加体液流失,脱水可能加重症状。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排尿量减少或口唇干裂提示需加强补液,必要时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4.物理降温辅助退烧:体温未超38.5℃可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刺激皮肤。退热贴仅缓解不适,不能替代药物。发热伴寒颤时需保暖,待寒颤停止后再降温。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曲线、精神状况及进食量。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出现嗜睡或抽搐需紧急就医。细菌感染可能引发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恢复期仍要监测是否反复发热。

治疗期间保持环境通风,衣物选择透气棉质。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为主,避免强迫进食。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退烧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