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肠痈

2024.11.19 09:21

肠痈是中医的病名,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疾病。

肠痈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肠道传导失司,糟粕积滞,湿热内生,气血凝滞而成。在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开始时多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若热毒炽盛,可出现高热不退、腹痛加剧、腹胀等表现;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出现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症状外,还可结合腹部体征,如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等,以及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辅助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来预防肠痈的发生。饮食上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另外,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出现腹痛等疑似肠痈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