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驼背有几种

2025.07.23 08:37

驼背主要分为先天性脊柱后凸、姿势性驼背、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驼背、老年性驼背、创伤性驼背。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脊柱后凸:由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椎体结构缺陷,常见于胸腰椎交界处。椎体前部生长障碍或分节不全,形成楔形变或半椎体,脊柱逐渐向后弯曲。早期可能无症状,随年龄增长出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需通过影像学确诊,部分病例需手术矫正。

2.姿势性驼背:长期不良坐姿或站姿引发,多见于青少年。背部肌肉力量失衡,胸椎后凸角度增大,但椎体无结构性改变。表现为肩部前倾、背部圆隆,可通过姿势调整、肌肉锻炼改善。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固定性畸形。

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驼背:慢性炎症侵蚀脊柱关节,韧带钙化导致脊柱僵硬。早期表现为下腰痛和晨僵,晚期胸腰椎融合形成竹节样改变,颈椎受累时头部前伸。需药物控制炎症,严重者需手术截骨矫正。

4.老年性驼背: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多发于胸椎。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脊柱后凸加重,身高缩短。常伴慢性疼痛,需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急性期可考虑椎体成形术。

5.创伤性驼背:脊柱骨折未妥善处理,愈合过程中畸形加重。椎体高度丢失或脱位,压迫神经可能引发下肢麻木。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复位固定,陈旧性损伤可能需矫形手术。

驼背程度差异较大,轻度可通过康复训练缓解,重度需评估手术指征。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负重,定期检查脊柱状态,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