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2025.03.18 09:24

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虽然都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和鳞屑,但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明显区别。花斑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而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花斑癣的病原体是马拉色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因此多发于夏季或湿热地区。花斑癣的典型症状是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颜色可能为白色、粉红色或棕色,表面有细小的鳞屑,常伴有轻度瘙痒。斑块多分布于胸部、背部、肩部和颈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脂溢性皮炎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头皮、面部、胸部和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症状包括红斑、油腻性鳞屑、瘙痒和脱屑,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和结痂。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异常以及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花斑癣和脂溢性皮炎的区别。花斑癣的诊断通常通过皮肤镜检或真菌培养确认,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外用酮康唑乳膏或口服伊曲康唑。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治疗包括外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以及调节皮脂分泌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两种疾病的预防和缓解都有帮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